4月10日—11日,区领导戴士福、华飞、石旭涌、刘志峰、薛红霞、徐治国、许让磊、刘云英率武进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学习考察。
行走在浙江大地,生态和谐的图影湿地、智慧城市的西湖探索、穿越时空的南宋皇城……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平台和特色小镇如同繁星,散落在浙江大地。它们形态各异、特色鲜明,成为浙江发展的新亮点、新律动。
特色小镇的发展内涵是什么?智慧城市有哪些值得借鉴?武进党政代表团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,学习浙江特色理念,探究浙江全新探索。

小而新 天上多飘几朵创新“彩云”
智慧e谷,创新之城。这里是创新创业者的高地:在智慧安防领域,海康威视是行业翘楚;在智慧互联网领域,阿里巴巴稳坐电商头把交椅;在智慧网络领域,华三通信在全球企业路由器市场份额第二;在智慧金融领域,拥有恒生电子这样的金融软件龙头企业……
打开位于高新区(滨江)“智慧e谷”展厅的智慧产业地图,一条千亿级的信息经济产业链展现在眼前。几百家重点信息经济企业如繁星密布,阿里巴巴、海康威视、聚光科技等一大批优势企业云集,形成了一个共生共荣、融合互补的产业集群。这对于整个城市产业转型升级、推动城市扩容提质、提高国际化水平,都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。
云栖小镇,堪称一朵改变中国乃至世界的“云”。西湖区整合杭州云计算产业园、阿里云创业创新基地两大平台,打造出国内首个以云生态为主导的产业小镇——云栖小镇。
2014年10月,时任浙江省长、现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提出,“让杭州多一个美丽的特色小镇,天上多飘几朵创新‘彩云’”。特色小镇的提法由此而来,并日渐清晰。
如今的云栖小镇,淘汰科技含量低、附加值低的产业,整合工业用地、传统工业厂房“腾笼换鸟”,腾出足够空间引入了更多面向未来的互联网企业,构建了一个共生、共荣、共享的生态圈。
5年内,云栖小镇将集聚云计算平台上的各个领域的数千家企业和团队,实现云计算相关产值超过200亿元、税收10亿元,成为传统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典范、特色小镇建设的样板,探索一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之路。
武进党政代表团认为,敢为人先的浙江掀起创新创业热潮,其特色小镇构筑的创业创新“生态群落”,不仅使浙江内在发展动力得到释放,而且对外在高端资源形成强大吸附力。

特色小镇:转型升级“发动机”
清明小长假,诸暨“米果果”特色小镇三天时间吸引了近6万游客,但其实,不仅仅是在这个假期,每到周末,“米果果”都是人头攒动。
在绍兴黄酒小镇,自今年2月古镇核心区启动招商以来,已陆续吸引全国近百个商家前来报名、洽谈。
在上虞e游小镇,多家游戏企业扎堆落户,游戏产业已悄然转型成为当地的“一号工程”。
以生态建设为引领的绍兴特色小镇,不求“大而全”,只求“精且强”,自2015年起步发展至今,已逐渐形成一镇一特色。特色小镇,因一方产业而兴,也带动着一方产业的转型升级。
位于诸暨市山下湖镇的“米果果”特色小镇被誉为农业版的“迪士尼乐园”。目前,总投资达3亿元的一期工程已经开放,每到节假日,这里总能吸引不少人前来体验“田园生活”,今年春节期间,小镇游客接待总量达25万多人次,高峰时每天大约有5万人次。
米果果生态农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陈照米告诉记者,两年前,“米果果”所在地还是一片江南农村常见的水稻田。2015年,他以承包经营权入股方式,与山下湖镇解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签下土地流转协议,租下了解放村的2000多亩土地。
一场“田野里的变革”就此开启。陈照米把“米果果”建成了以科技创新为导向,集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,让农业体验与文化结合,传统农业升级为文化传播,同时延长园区生态休闲产业链,让游人在感受传统农耕文明的同时,充分挖掘土地亩产效益,“农业+旅游+文化”,实现了一、二、三产的联动发展。
目前,“米果果”园内规模化种植1200亩火龙果,是浙江省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,也是绍兴市最大的精品水果采摘基地。按照陈照米的话说,火龙果一年能开10次花,开花期可以吸引游客参观,果实成熟也能有10茬收益,通过深加工,把火龙果加工成果汁粉、饼干、面膜、果酱、果冻、牛轧糖,且都已开发成功。
同时,这里还聘请了台湾知名营养师,配出火龙果年糕、火龙果汤圆、火龙果面条、火龙果果酱、火龙果果汁、火龙果面膜等系列火龙果大餐……走进食品深加工观光工厂,游客可以观看到整个食品加工过程,眼见为实的游客很多都选择在这里放心购买。
现在的“米果果”可以说是一个集果蔬种植、农事体验、产品深加工、休闲度假、科普教育、文化创意为一体的农业开发综合体,也是一个集“商、养、研、闲、情、奇”等“新旅游六要素”为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小镇。
在诸暨市委书记张晓强看来,“米果果”补齐了诸暨农林转型升级的短板,同时,“米果果”小镇也是诸暨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向经营成果转化中的新典范。
“田野里的变革”还发生在越城区富盛镇抹茶小镇。依托现有的御茶村抹茶资源,富盛把“抹茶”元素融入产业转型、产品创意、小镇提升的各个方面,在发展抹茶产业、完善配套设施、开发新型产业等方面下功夫。同时利用御茶村的龙头优势以及富盛镇的特色旅游资源,挖掘文化内涵、推动休闲运动、倡导养生旅游,将富盛打造成为一个产业优势突出、生态环境优美、功能集成完善的特色小镇。
“我们将依托现有抹茶资源,建造一座抹茶观光园。以御茶村为核心区块,包含停车场、接待服务中心、抹茶博物馆、抹茶参观体验中心、吃茶养生谷等项目,让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御茶村抹茶的制作流程,力求打造全方位互动体验式旅游新项目。”御茶村董事长刘志荣信心满满。

类型繁多的特色小镇
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,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特色小镇的迅速落地。经国家统计局核算,2015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27235亿元,比上年增长11%(未扣除价格因素),年平均增长10.0%,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.3个百分点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.82%,比2013年增加0.19个百分点。显然,我们的文化产业已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。
尤其是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,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开始不断增多,都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发展环境。以及随着乡村旅游、全域旅游的不断深入,如何联动更多的旅游资源,也成了地方相关部门在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。
但是,由于各地的文化资源、地理状况、资金投入等存在差异,因而也就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特色小镇,如温泉小镇、影视小镇等等。尽管各自主打的特色有所不同,但其实这类的小镇却都可以划分为一类,就是产业型的小镇,还比如科技小镇、金融小镇、医疗小镇等等,都是依托某个产业发展而形成的小镇。
例如,宏村就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小镇,并且还已经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近年来宏村在发展的过程中,也逐渐向其他产业拓展,其着力打造了遗产地旅游观光区、奇墅湖国际旅游度假区、秀里文化产业区、悦榕庄高端接待区四大产业,形成了观光、文化、农业、工业四大产业协同发展的局面。据了解,在2015年底,全镇财政收入实现0.68亿元、增长10.1%,旅游总收入55亿元,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.29万元、增长10%。
而除了产业型的特色小镇外,还有IP型的、文化型的特色小镇等,如依托历史人物、传说人物等形成的小镇,以及以地方风情为基础形成的民族小镇等。显然,这几种类型的小镇,也只是介绍了其中的一些类型,随着持续的发展,也必将会涌现出更多类型的小镇。